冲上热搜!浙江男子故意一次取一元逼哭银行柜员,只因被询问取款用途?     DATE: 2023-12-09 07:18:06

这两天,冲上网上有个视频很火 ,热搜视频里 ,浙江一名男子进银行对工作人员说,男故需要取款2.5万  。意次银行因被用途银行工作人员因工作需求例行询问取款用途时,取元取款男子被问得不耐烦,逼哭称要将钱分批取出,仅仅一次就取一元钱,询问自己明天还要过来,冲上不把工作人员开除掉,热搜就不干了 。浙江取了几次1元钱后 ,男故男子看到工作人员委屈哭了,意次银行因被用途才把2.5万元一次性取出来。取元取款

刚刚,#男子故意1次取1元逼哭柜员#冲上热搜榜 。

评论区 , 网友们分成两个观点 ,一部分网友心疼银行的工作人员,认为可能会帮助一点儿市民防止遭遇诈骗,另外一部份网友觉得银行的规定太多,取款用途属于个人隐私。

@为自己勤奋 :其实柜台小姐姐很无奈也很无辜。

@淮上月于我心 :多余问 ,随便说个理由又如何?自己的钱爱干嘛干嘛用 。

@春草留佳客:我去银行开卡都被问干啥,这还真不好回答。

@旺旺旺财:人家例行公事询问,你回答买东西就行了 ,你觉得烦 ,可是这样简单一问,有可能就能制止一起电信诈骗 ,互相理解包容一下吧 。

@蔻蔻高兴最重要 :银行的规定,你跟一个柜台较真儿干什么 ?真的是浪费大家和自己的时间  ,随便说一个就好 。

@别强拉硬拽:这是对顾客负责,防诈。

橙柿互动记者了解到 ,该事件发生在7月3日上午,宁波银行宁海支行 。

视频拍摄者国先生是宁海人 ,他说,当时他在银行取钱 ,正在排队,看到了取钱的这一幕。“这名男子大概四五十岁 ,也是宁海人 。当时他在窗口取钱,工作人员问他取钱做什么用 。男子可能觉得烦,就说自己是去坐公交车。工作人员就说,这个不符合规定不能取 。男子就说我取一块钱,我再取一块钱。取了两三次后,工作人员是个年轻的女孩子 ,委屈的哭了起来 。男子觉得不好意思,才把两万五千块钱一次性取走了。”

国先生说 ,“这家银行我经常来存钱取钱  ,取钱的时候工作人员都会询问取款用途 ,这也是为了谨防电信诈骗的一个好心提醒 ,我们也都能理解 。其实大家互相配合下就好了 ,小姐姐也是为了工作 。”

这段视频在网上影响力非常大 。

国先生说,“银行的领导都找到我单位了 ,当时我正在外面吃饭。其实我是感觉要表扬下银行小姐姐的敬业,因此拍了个视频发到网上 。”


视频截图

取自己的钱为什么还要被询问用途?

“我在银行取钱时也时常碰到这种情况 ,明明是取自己的钱用,又不偷又不抢 ,凭什么要被问取钱用途 ?”杭州的刘先生表示 ,自己在银行取钱时也时常碰到这种情况 ,偶尔候取的钱多一点儿还被要求填表格写明资金用途,他觉得银行管得太宽 。

杭州的李女士也表示,自己在换汇时是经常需要填表格写明资金用途的,例如钱是用来海外旅游消费的,还是子女留学用途等等,都要详细写明。

那么 ,为什么储户取用自己账户的钱还要被询问用途呢 ?2022年3月,中国人民银行 、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三部门联合印发《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载保存管理方法》 。《方法》提到 ,金融机构将对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增加管控,尽职调查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载 。其中,对个人存取现金、汇款等相关业务作出规定 ,即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存取款业务 ,需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。具体来看 ,去商业银行 、农村合作银行 、农村信用合作社、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 ,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,将会经过三个步骤,首先要核实身份信息,然后核实资金来源,最后核实资金用途 。

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银行工作人员出于合规和谨慎性原则也会对一点儿不到5万元的存取款金额进行询问  ,但不会强制要求客户填写资金用途。面对一点儿恶意刁难的客户,银行的工作人员也显得十分无奈 。

杭州一家股份制银行柜员告诉记者,“前阵子有个大姐来取钱 ,或许是因而前面排队的客户比较多 ,等待时间过长,轮到这个大姐取钱时我们按照例行规定询问了几句,这个大姐就破口大骂,骂了有半个多小时 ,最后是主管过来协调才解决这个事情的。银行方面也是配合监管的反洗钱规定,合规办事 ,我们自己也不想这么麻烦,碰到这种情况挺冤的  。”

线下办理业务等候时间过长成矛盾焦点

“我觉得主要问题是现在到银行办业务排队时间太长了,明明有这么多窗口 ,仅仅开1 、2个,加上现在天气热、大家火气也大 ,随便一个什么点可能就被点燃了。”面对储户不满银行取钱盘问的问题 ,杭州市民王女士称,“现在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窗口太少了,动不动就要排队半个小时以上 ,偶尔候实在等不牢了发发脾气也很正常 ,是不是通过你们报纸也可以呼吁一下银行多增加点人手 ,多开点窗口 ,大家等的时间少了一点儿矛盾自然就解决了。”

对于这样的说法 ,杭州市民张大伯不是很认同。张大伯家住凤起路 ,他说 ,“邻近的银行过去办业务基本上都要排很长的队的,偶尔候排着排着有些号子(可能是VIP客户)还会插队 ,要么就是工作人员临时执行什么任务去了 ,就留一个窗口办业务 。一点儿性子急的 ,等不牢了肯定要发牢骚。”


银行排队取钱的人 资料图

至于许多人用手机办业务的说法 ,张大伯说  ,”那许多年轻人确实是用手机办业务的,但是这个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就很困难。我女儿也帮我在手机上下过一个软件 ,但里面的界面太复杂,字又小,我找一个路口都要找半天 ,弄不灵清。银行也要照顾照顾我们老年人 ,不能说现在移动互联网了,大家都仅仅能手机办业务 ,线下网点也要多增加点人手。我们这一代的人还是比较喜欢人与人之间这种近距离的交流,我们走进这个银行肯定是先认银行这块招牌,有信任感 ,银行也应该对得起大家的这份信任。”

橙柿互动·都市快报 记者 夏裕 林司楠